发布日期:2025-09-10 06:20:44 点击次数:
在近日进行的男篮亚洲杯赛场上,一个现象引发了篮球界的广泛关注:截至目前,单场得分最高的两位球员——均来自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(CBA)的锤炼,这一事实不仅凸显了CBA联赛日益提升的竞技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,更向亚洲篮坛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:中国篮球的土壤,正孕育着亚洲顶级的得分手。
本届亚洲杯,多位在CBA效力的球员表现抢眼,两位球员的爆发性得分表演尤为引人瞩目:
一位是效力于浙江广厦队的后卫赵岩昊,在小组赛对阵西亚劲旅的比赛中,他全场狂砍38分,其中三分球12投8中,多次在关键时刻凭借个人能力稳住局势,其飘逸的无球跑动和闪电般的出手速度,让对手防不胜防,这38分不仅创造了本届赛事至今的个人单场最高分,也是其职业生涯国际比赛的代表作。
另一位则是来自青岛队的前锋王睿泽,在另一场关键战役中,他里突外投轰下35分,同时贡献了7个篮板和4次助攻,王睿泽展现出了全面的进攻技巧,无论是外线的干拔三分,还是强硬的篮下终结,都令人印象深刻,尤其是在第四节,他独得15分,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。
这两位球员的爆发并非偶然,仔细分析他们的成长轨迹,都与CBA联赛的培育密不可分。
赵岩昊早在2015年就开启CBA生涯,历经多个赛季的磨练,从初出茅庐的“赵库里”到如今的国家队常客,他的成长得益于CBA联赛对外线球员技术发展的重视,近年来,CBA比赛节奏加快,三分球战术地位提升,为射手型球员提供了更多发挥空间,赵岩昊本人就曾表示:“联赛中的高强度对抗和关键球处理经验,让我在国际赛场上更加自信。”
王睿泽的故事则更为励志,作为从选秀中脱颖而出的球员,他从替补一步步打为核心,CBA联赛日益完善的选秀制度和球员流动机制,为类似他这样的球员提供了上升通道,在CBA的几个赛季中,他每年都在显著进步,特别是持球进攻和防守阅读能力有了长足提高。“在CBA与优秀外援的对位中学到了很多,尤其是进攻端的技巧和节奏变化。”王睿泽在采访中这样说道。
CBA联赛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改革,包括增加比赛场次、引入视频回放技术、优化外援政策等,整体竞争水平持续提升,联赛不再仅仅依赖外援得分,国内球员获得了更多球权和关键球处理机会,数据统计显示,过去五个赛季,CBA国内球员的场均得分和出手次数都在稳步上升,这种环境使得球员们在亚洲级别比赛中面对防守时,显得更加游刃有余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两位球员在亚洲杯上的出色表现不仅仅体现在得分数据上,他们在比赛中所展现的技术特点,充分反映了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:
赵岩昊的无球跑动能力和接球就投的稳定性,正是当今篮球最为珍贵的技能之一,他在CBA联赛中多年磨练的绕掩护投篮技术,在国际赛场上成为破解联防的利器。
王睿泽则展示了锋线球员的多面性,他既能在外线投射,又能持球突破内线造杀伤,还能在防守端换防多个位置,这种“3D+”球员的属性,恰恰是CBA联赛近年来最为推崇的球员发展模式。
CBA球员在亚洲杯上的爆发,对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:
它证明了CBA联赛的职业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,联赛水平的提升直接带动了球员能力的增强,国家队的成绩也因此受益,这种联赛与国家队的正相关关系,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健康模式。
中国篮球需要更加自信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,长期以来,中国篮球界存在一种争论:是否应该大量送球员去海外联赛?这些球员的表现表明,高质量的国内联赛同样能够培养出亚洲顶级的球员,关键在于联赛的质量和竞争强度,而非简单地否定本土培养体系。
球员个体技术的精细化培养值得关注,这两位球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:技术特点鲜明,有自己擅长的“杀手锏”,在中国篮球青训体系中,如何在不抹杀球员个性的前提下提高基本功,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。
随着亚洲杯比赛的深入,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CBA球员的精彩表现,除了这两位得分高手,多位CBA球员都在本届赛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包括深圳队的贺希宁、广东队的徐杰等,他们的整体爆发不再是偶然现象,而是CBA联赛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。
从更宏观的角度看,CBA球员在亚洲杯上的出色表现,对于联赛的品牌价值和商业开发都具有积极意义,一个能够持续产出亚洲顶级球员的联赛,自然会吸引更多关注和投资,形成良性循环。
亚洲篮球格局正在悄然改变,传统强队面临挑战,新势力不断崛起,在这种背景下,CBA联赛培养的球员集体爆发,不仅为中国男篮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亚洲篮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。
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,中国篮球仍需在青训体系、联赛专业化、篮球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努力,但此时此刻,CBA球员在亚洲杯赛场上的闪耀表现,无疑为中国篮球的改革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,这些来自CBA的得分手们,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:中国篮球有能力培养亚洲顶尖球员,中国的篮球联赛正在成为亚洲篮球人才的重要摇篮。